醫事小百科:
細說~自古親子鑑定的戲碼就一直在不同場景中上演,例如《南史》中記載了梁武帝蕭衍之子蕭綜「滴血認親」的故事,但是科學根據都十分薄弱。醫學界在1935年開始使用血型來鑑定親子關係。然而,A、B、O、AB等4種血型的重複性太高,排除率只有60%(意即在100個『假』父親中,只能排除60個),辨別度太低,加上「亞孟買型」等特殊血型陸續發現,以血型來判斷親子關係可能出錯,甚至因此造成家庭與法律的糾紛。
先說說
為何進行親子鑒定
進行親子鑒定的誘因
●司法親子鑒定:
遺產繼承糾紛要確定是否親生關係;
強姦犯的認定;
認領被拐賣兒童;
撫養權糾紛……
●個人親子鑒定:
親子鑒定實驗
懷疑子女不是親生;
懷疑醫院產房或育嬰室調錯新生兒;
失散的家庭成員認親;
遇難者(空難、海嘯等)身份無法辨認……
案例:楊女士今年24歲,結婚一年多。婚後夫妻倆感情並不和諧,丈夫老是懷疑活潑、漂亮的妻子有婚外情。3個月前,楊女士興奮地告訴丈夫已有身孕,原以為可以增進一下夫妻感情,沒想到丈夫卻冷臉相對,甚至懷疑孩子不是他的。感到冤枉甚至羞辱的楊女士要求做親子鑑定以證清白,卻被丈夫拒絕,說沒有什麼好鑑定的,嫌丟人。
現代的親子鑒定方法
血型測試
血型測試進行親子鑒定就是通過對血型的檢驗比對來確親子關係。
染色體多態性鑒定
20世紀80年代,醫學家們又開創了使用染色體多態性鑒定親子關係的技術,染色體多態性又稱異態性(heteromorphism),是指正常人群中常見的各種染色體形態的微小變異(如:隨體增大、重複或缺如,著比粒區的熒光強度變異等),這種多態是可以遺傳的。這項技術就是利用其形
親子鑒定有了國產化試劑(圖)
態來鑒定親子關係,這要靠技術人員的主觀判斷,其準確率也不盡如人意。
親權指數 (PI) 計算
假設父提供生父基因成為孩子生父的可能性和隨機男人提供生父基因成為孩子生父的可能性的比值叫作親權指數( paternity index,PI )。前一種可能性假設為 X; 後一種可能性假設為 Y 。上例中的假設父 2 基因型為 24/25 雜合子,他提供生父基因 FGA-25 的可能性為 1/2 ,即 X=1/2 。隨機男人提供生父基因 FGA-25 的機會為該基因的頻率,即 Y=0.0958 。因此,此例的 PI 值為 0.5/0.0958=5.22 。如果假設父 2 的確是孩子的生父,則不論檢測多少位點,均不會排除他與孩子的親生關係,在所有檢測的位點,每一個位點就可以計算出一個 PI 值,多個位點的累計 PI 值等於各個位點 PI 值的乘積,但前提條件是所檢測的各位點間沒有遺傳連鎖關係。
三聯體基因型組合的可歸納為三條原則:
( 1 )當假設父為純合子時, X=1 ;假設父為雜合子時, X=1/2 ,但雜合子假設父的 2 個基因均可能是生父基因時, X=1 。
( 2 )只涉及 1 個生父基因時, Y 值等於生父基因的頻率。
( 3 )若涉及 2 個生父基因時, Y 值為 2 個生父基因頻率之和。
現在應該是比較清楚親子鑑定的原理了,如果還有什麼關於親子鑑定的內容不清楚的,可以隨時諮詢晴天醫事檢驗所
晴天醫事檢驗所提供客人高度隱密的檢查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