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過敏最先、最常見的表現是消化道症狀。進食一種食物後,快速出現唇、舌和上齶的血管神經性水腫,表現為明顯口腔瘙癢或出現噁心、急性絞窄樣腹痛、嘔吐、腹瀉等,都應考慮為食物過敏。這些表現為IgE介導的過敏,也就是急性過敏。遇到這種情況,要及時停掉可疑食物,服用抗過敏藥物。
IgE介導的過敏補充:
IgE主要由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固有層淋巴組織中的B細胞合成,正常人血清中的含量極低,發生過敏反應後,與正常人相比血清IgE明顯升高,當IgE與肥大細胞結合則引起一系列的生化反應,釋放出組胺、白三烯、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等炎性介質,這些炎性介質可引起明顯癢感、流涕等腺體高分泌增加,炎性介質會使肺的氣管平滑肌收縮引起呼吸道狹窄甚至呼吸困難。
在過敏性疾病發病過程中,由IgE介導的主要表現在:
(1)使血管擴張、滲出增加(出現急慢性蕁麻疹、過敏性紫癜等)
(2)使腺體分泌增加(引起氣管內炎性分泌物增加,一些小兒呼吸道過敏後因氣道內炎性分泌物增加,人們俗說有痰,痰液反复刺激咽部是引起小兒慢性咳嗽以及誘發上呼吸道反复感染的主要原因)
(3)平滑肌痙攣。
食物引起過敏很多時候表現為慢性症狀,比如治療不見效的胃食道反流症、稀水便且排便次數增多、大便中含有血液和/或黏液、經常不明原因的腹痛、治療效果不明顯的嬰兒腸絞痛、拒食或厭食、頑固性便秘、肛周紅腫、皮膚蒼白且經常疲憊等。遇到這些情況,請教醫生,考慮是否與食物過敏有關。
如果發現兒童生長緩慢並伴有濕疹及至少一條胃腸道症狀,包括胃食道反流症、稀水便且排便次數增多、大便中含有血液和/或黏液、腹痛、嬰兒腸絞痛、拒食或厭食、便秘、肛周紅腫等,應該考慮食物過敏,在臨床上很多皮膚病的發生與發展都與接觸了過敏原有關。而臨床上多數過敏性疾病的患者通常只是做緩解症狀的治療,而沒有找到引發過敏的真正原因,因而也就做不到針對性的預防和治療,導致病情反復加重、遷延不愈。因而建議經常過敏的患者,一定要做一下過敏原篩查檢測,查清楚到底是接觸性的、食入性的還是吸入性的過敏原引起的
過敏反應,以便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千萬不要把過敏當成小毛病而忽略了檢查和治療,最終導致嚴重的後果
過敏症狀長期讓你困擾不已嘛?
如有下列症狀建議作急慢性過敏原檢測GE224,高雄晴天醫事檢驗所整理了目前最完整的GE224急慢性過敏原檢測
1.精神方面:失眠、慢性疲勞、注意力不集中
2.腦部方面:時常頭暈、偏頭痛、劇烈頭痛
3.眼部方面:眼睛乾癢、眼睛紅腫、黑眼圈
4.呼吸系統方面:過敏性鼻炎、鼻竇炎、喉嚨痛
5.皮膚方面:慢性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
6.腹部方面:大腸急躁症、腹脹、腹瀉、不時便秘